明朝第一个得到谥号的公主,百年后朱元璋之女再获此荣

明朝第一个得到谥号的公主,百年后朱元璋之女再获此荣

明仁宗朱高炽有七个女儿,其第四女德安公主,非长非幼,未嫁而薨,也无甚事迹可言,却有幸成为明朝第一个得到谥号的正牌公主。

关于德安公主,《明史·公主传》有简短记载,“仁宗七女。……德安公主,早薨。仁宗即位之十月,与蕲王瞻垠(朱瞻垠)同日追封,谥悼简。册辞谓第四女,盖早殇,名次未定也”。悼简,即德安公主的谥号。

明朝建国以来,除了太祖朱元璋亡故多年的姐姐朱氏(非帝女,非正牌公主)被谥为“孝亲公主”外,在寥寥无几得到谥号的明朝正牌公主中,德安公主是头一份。对此,《万历野获编·公主追谥》记载,“本朝公主薨逝,例无谥号。惟仁宗登极,追封第四女为德安公主,谥曰悼简,以为创见”。

德安公主的生卒年,史料无载,但可以从仁宗第二女、第三女、第七女的有关信息中得出个大概。仁宗第二女庆都公主“生于永乐七年九月初一日”(《庆都公主圹志》),则德安公主生年不早于永乐七年(1409年)。

《明史·公主传》载,“清河公主(仁宗第三女),宣德四年(1429年)下嫁李铭。……真定公主(仁宗第七女),母李贤妃,与清河主同年(1429年)下嫁王谊”。明朝公主下嫁年龄通常在十五六岁。两位公主同年下嫁,说明她们年纪相仿。由此可推测,德安公主约生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

仁宗七女,为何只有德安公主有谥号?《皇明异典述·公主赐谥》云,“(本朝)公主故无赐谥,惟仁庙以第四女早夭,而最钟爱,特谥德安公主”。

《明史·公主传》所讲的“早薨”“早殇”,与《皇明异典述·公主赐谥》所讲的“早夭”,都说明德安公主死得早,绝不可能活到仁宗即位之年(1424年)。也就是说,德安公主的寿命不超过十一岁,还没嫁人就死了。

当时,德安公主顶多还只是一个郡主。一个最受钟爱的女儿,却被命运所捉弄,德安公主并没有因为仁宗的喜爱而长命百岁,而是早早就离开了人世。

永乐二十二年(1425年)八月,仁宗如愿即位,可七个女儿只缺德安公主一人,仁宗难免心酸。同年十月,仁宗就开始了对德安公主的追悼,而且破天荒地为其赐谥,“追封故第四女为德安公主,谥曰悼简”(《明仁宗实录》)。同年十二月,仁宗又安排了十户人家负责看管爱女德安公主的坟墓。

“悼简”中的“悼”字,颇有深意。按古代谥法,“年中早夭曰悼;恐惧从处曰悼”,想来德安公主死得蹊跷,让人同情和怜悯。《明史·仁宗本纪》记载,永乐十六年,“黄俨等复谮太子擅赦罪人,宫僚多坐死者。……其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自是太子始安”。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时为皇太子的仁宗战战兢兢,爱女德安公主或死于不安之中,或受到惊吓而死。

大概是出于这种原因,仁宗把明朝第一个公主谥号给了德安公主。除了德安公主,明朝还有一位正牌公主获此哀荣,即太祖朱元璋之女永嘉公主。

《明史·公主传》记载,永嘉公主,母郭惠妃,朱元璋第十二女,“洪武二十二年下嫁郭镇,武定侯英(郭英)子也。英卒,镇不得嗣。……景泰六年,主薨。世宗即位,元孙勋(郭勋)有宠,为主乞追谥,特赐谥贞懿”。

翻阅《明世宗实录》,“嘉靖十六年(1537年)正月,……武定侯郭勋请加其高祖妣永嘉大长公主谥号,许之”,故永嘉公主也破例被谥为贞懿。此时,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德安公主获谥,已有一百一十三年了。(刘秉光)

相关科技文章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