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九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战大海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今天常委协商会议的主题,大家都不陌生,在今年的市政协视察、调研、专题协商活动中曾经多次涉及过、讨论过。今天又将海陆生态一体化建设作为重点议题加以论证,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我们荣成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从生态资源供给情况看,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依赖城市,换句话讲,没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就没有荣成经济强市的地位,但是应该认识到,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的态势已经呈现,时至今日,生态环境负荷更是日益加重,可以说已经到了极限。唯一的选择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使有限的资源在推动荣成持续发展中起到更大的支撑作用。从自然生态环境看,得益于地处陆海交通末梢的区位,得益于“三面环海”的地貌,得益于全市上下对生态环境的精心呵护,我市在全国沿海发达城市中一致是空气质量好、水质好、土质好的城市之一。这是我们为什么敢于在城市形象广告中提出“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原因所在。但是身为荣成人我们应该感觉到生态环境并不像外地人赞誉的那么好,比方说,过度近海养殖、岸线开发、污水排放以及食品加工、石材加工等等,已经使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侵害和伤害。一些生物物种或是患病,或是不可再生。如果放任自流,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形象就会受到玷污,就会丧失城市的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人们就会像“逃离雅典娜”那样逃离荣成。从产业结构来看,尽管荣成财政收入的大头不在涉海产业,但富民的源头却在涉海产生,有统计资料表明,在全市工业销售总收入中,仅食品加工业就占到50%左右,一旦以生态资源为原料的产品出了问题,所带来的恶果是多重的、连锁的,即食品加工业弱化竞争力、群众滞缓了致富速度,社会稳定诱发危机,整个荣成发展环境受损等等。综上所述,党中央、国务院把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确定为基本国策,摆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山东省提出打造海上粮仓的战略决策,我们荣成作为国家级生态市、作为依靠生态环境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更应该站得更高一些,谋得更深一些,望得更远一些,抓得更狠一些,真正把荣成打造成为碧海、蓝天、沃土、青山、绿野的5要素兼顾的生态城市。下面,我根据本次常委会议的议题,结合前段调研,综合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的反映,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概括起来是要抓好十个坚持,化解十大困局。 一、坚持从思想转型抓起,化解现实与长远之间的困局 早在十几年前,从西部地区调任威海市的某一位领导来荣成调研时曾经讲过,荣成远离交通枢纽,远离大中城市,能够发展成为山东第一强市,简直是一个奇迹,荣成的干部群众的确很能干,威海领导说的这一番话只是看到了人这个要素,而忽略了资源这个支撑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正如我前面所讲的,没有海洋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荣成强市的地位。但是这个地位的确立是以资源和生态的过度开发消耗为代价的。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涉海产业这个荣成最大的支柱产业面临着后续乏力、转型困难等现实问题,环境的承载力、资源的供给力到了极限,给我们亮了红灯,敲响了警钟,迫切需要我们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正确处理好现实与长远的关系,构筑开发与节约、发展与保护、使用与修复三者之间利益链条,努力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一是要树立科学的财富观。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的理解这是一种科学的财富观,比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沿海地区的对虾养殖铺天盖地,许多业户都赚了大钱,腰包都鼓了起来,但从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对虾养殖却患上了不明不白的致死病症。一些业户因此赔钱破产,产业已经不可恢复。辽宁省长海县曾在全球悬赏500多万寻求对虾产业养殖恢复技术,时至今日还尚未一人揭榜。不管是什么样的病因,我的推测是肯定与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充分说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消耗的是我们优美的自然环境,浪费的是祖辈留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是在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如果继续沿袭老路走下去,可以设想,我们的海参、鲍鱼、扇贝养殖都有可能重蹈危险境地!事实上这种危险已经初露端倪。因此,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将其看成是发展之本、财富之源,予以精心呵护,做到存取有度。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期,“发展是硬道理”曾经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水平的重要标准,正是这种导向,一些区域增上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资源型的项目,实现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由于考虑的是即期的效益、当班的政绩,缺乏后续发展、长远发展的远见,忽略了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给后任或后代留下了生态建设的“债务”和“包袱”。比方说,前些年我市的鱼粉产业、石材产业和干制海产品三大产业都是当时富民产业,到现在却成了“扰民产业”,甚至是“害民产业”。老百姓有句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生态问题上则是前人砍树,后人还账。所以必须用当代的视野、现代的观念来看待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重点,用历史和辩证地观念来矫正执政的价值观。根据中央所出台严厉的生态环境损害问责追责机制,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兼顾长远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列出生态责任清单、环境责任清单,对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年度审计、离任审计,靠制度校正传统的政绩观,促使各级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守保护生态环境的红线和底线,加快建设美丽荣成,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净土常在、绿野常在。三是要树立正确的“遗产观”。作为父辈都有为后代留下遗产的心愿,是留一笔钱、一套房、一个企业等等物质遗产,还是留下一个好的家风、家训等等精神遗产,则需要深入谨慎的考量,仔细的掂量。作为生态环境事实上也是一笔兼有精神与物质双重功能的遗产。我们今天所利用的自然环境是祖辈遗传下来的,过度地挥霍就是在“堕落”家底,断后代精神的念想,堵子孙生存与发展之道。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产生、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谐的自然环境的诞生、延续也是一个物质链条,一旦有一个环节断裂,就难以接续和修复,一旦环境出了问题,人类就有可能面临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必须把我们所处的环境当成是家庭遗产、人类遗产来对待,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家国情怀,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环境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四是要树立正确的全局观。当前,在我们部分干部群众中都有一种心态,觉得生态资源资产是人类共有的,我不去消耗,别人就会去消耗。尤其是在海洋渔业领域这种心态更甚。大家必须清醒的看到,生态是公共资源,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人都要有共同守护的责任和义务,否则就会干扰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比如发生在各地的PX事件就造成社会的波动。就我市而言,因为海域污染而引发的群体上访的波动,常常是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平息。所以强调公共资源也必须强调公共精神,环境是大家的、共有的,更需要大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促使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的区域品牌提质增值,塑造生态这个他人难以复制的资源名片。
全国政协 各地政协 全国政协 中国政协新闻网 中国政协传媒网 中国网政协频道 北京市政协 天津市政协 河北政协 山西政协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 辽宁省政协 吉林省政协 黑龙江省政协 江苏省政协 浙江省政协 安徽省政协 福建省政协 江西省政协 山东省政协 河南省政协 湖北省政协 湖南省政协 广东省政协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 海南省政协 重庆市政协 四川省政协 贵州省政协 云南省政协 西藏自治区政协 陕西省政协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 青海省政协 新疆自治区政协 沈阳市政协 长春市政协 哈尔滨市政协 杭州市政协 宁波市政协 厦门市政协 济南市政协 青岛市政协 武汉市政协 广州市政协 深圳市政协 成都市政协 西安市政协 常州市政协 扬州市政协
市直部门 中国荣成门户网站 市发展和改革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市教育局 市科学技术局 市民政局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市城乡建设局 市环境保护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司法局 市水利局 市农业局 市林业局 市海洋与渔业局 市粮食局 市商务局 市财政局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市行政服务中心 共青团荣成市委荣成市总工会荣成市妇女联合会荣成市工商业联合会荣成市科学技术协会
新闻媒体 人民网新华网环球网新浪网联合日报
常用表格下载